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竹校區規劃構想

校園整體規劃概念

一、   發展潛力與限制說明

  1. 發展潛力
  • 基地方正、規模適中,在各項設施空間配置上,不容易有距離過長的情況產生。
  • 基地外圍有規劃一宗商業區及綠帶,對於學園生活機能之補足有相當助益,尤其二宗綠地,可延續塑造特殊綠帶軸的景緻。
  • 基地南側有頭前溪景,有利於塑造學園景觀。
  • 基地外圍有劃設一處停車場,未來可以改善校外停車問題。
  • 基地聯外相當便捷,加上高鐵六家車站,對於學園發展相當便捷與新竹科學園區、新擬定中之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台大新竹(竹北)分部等計畫區相當近,可就近達成研發、生產互補功能。
  1. 發展限制

基地與竹北交流道相當近,未來竹北市有相當多大型計畫推動,將引進大量車潮,對於學園周邊交通有所衝擊,必需以植栽綠化或留設綠帶方式來減少周邊環境影響。

 

二、 學園配置計畫

  1. 分部配置計畫

依據變更及擴大竹北地區都市計畫之土地使用計畫,本校分部用地包含目前臺灣科技大學用地(198地號(1.954公頃)、199地號(1.997公頃)以及200-1地號(3.0905公頃),考量未來校地發展願景,擬定全區配置構想,其中包含校園軸線及主次校園入口訂定、細部計畫規定之退縮綠帶及廣場設置等規劃內容。

  1. 配置說明
  • 建築物之主要出入口及動線呼應校園軸線,並透過校園建築圍塑獨立廣場。
  • 主建築東南側設置一人車彈性廣場,提供校園彈性舉辦活動及車輛便利通行、停留。
  • 考量未來校園增建之可能性,提出建議未來量體配置位置,並達到校園入口的校園建築意象。
  • 創造高低起伏之校園地景,提供視覺延伸及校園環境的趣味性。
  • 建築量體短向面相東西向的量體配置設計,以回應減少建築東西曬之問題,同時作為形塑校園軸線與視野之考量。
  • 以風雨走廊及空橋串聯主建築及未來可能增建之建築,建立舒適完整的校園人行動線。
  1. 聯外交通處理模式
  • 接駁校車

為與新竹校園之行政、師資之聯繫,擬開闢本校校本部與竹北學園的定時定點往返專車,預估車程為1小時左右,可解決往返兩地公文傳送與人員的流通。

  • 大眾運輸工具

可藉由台鐵搭乘至新竹車站,轉乘客運至竹北學園,並爭取新竹客運在學園入口處設站,此外亦可搭乘台汽客運至新竹下車,並轉乘客運至竹北學園。

  • 私人小汽車

可由中山高速公路至竹北交流道下或選擇北二高至竹林交流道下後接縣120號道路至新竹校園,交通亦相當便捷。

 

5.2 校園建築設計原則

一、   校園空間分區設計原則

依使用者、建築空間特性及空間活動,並配合校園軸線及整體規劃,將校內靜態與動態活動、教育與育成性質之空間分區。以都會型、校園型及生態型活動廣場串聯地方與學校生活,並將靜態活動和學術研究空間規劃於校園內側,而具有活動性質之動態活動空間則規劃於鄰近道路側(縣政九路),運用透空圍籬或是植栽設計界定校內外之分界,達到空間層區隔、視覺連接之效果。

二、入口廣場設計原則

校園入口中心廣場空間是為提供校內師生、附近社區居民自由活動之人工環境的開放空間。廣場為校園為校園主要出入口極重要人潮匯集處,是校園舉辦大型節慶與藝文活動之重要節點,亦作為連接南北兩側之街角廣場。

三、建築造型設計原則

在不影響視覺景觀之前提下,建築量體發展應與周遭之開放空間與景觀做整體性的考量,盡量於地面層留設綠地,並審慎處理建築座向與日曬之方位關係,避免西曬以減少耗能。校園內建築物之間可考慮設置迴廊、走廊等廊道空間,適度回應台科校園的特色,同時考慮建築方位、風向與日照的關係,量體配置則可考量基地之方位設計適當開口,考量建築物理環境與微氣候,創造舒適室內空間。新建建物形式應創造多元尺度空間體驗,配合本分部之科技感和具前瞻性的定位,建築造型結合開放空間,可避免單調的量體一再被複製。

四、   綠智建築設計原則

  1. 綠建築概念及規範

欲達銀級候選綠建築證書及綠建築標章,可選擇〈九大綠建築指標〉中評估之項目,並盡量取得每個評估項目之分數,經累積達指定審核標準。

所謂「基地綠化」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建築物在綠化設計上注意事項如下:

  1.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2. 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3.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滿灌木
  4.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5.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夠,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6. 盡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7.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量
  8. 盡量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1. 智慧建築概念及規範

欲達合格級候選智慧建築證書及標章,依照本部建築研究所「2016年版智慧建 築評估手冊」評估內容進行評定。評估內容依其性質分為八項指標,分別為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各評估指標內之評估項目,分成基本規定與鼓勵項目兩種:基本規定為智慧建築之門檻,各項目均不計分,符合所有基本規定之要求者為合格級。